品牌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奥运效应与税收安排

  奥运效应——经济高速增长、投资强度升级、居民收入提高和城市功能提升,都将为当地政府提供丰厚的税源。伴随奥运效应触发的经济结构转型和国际化进程,税收现代化、国际化的步伐将加快。


  奥运会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运动会,将给主办国及有关方面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奥运会将给东道主带来大量的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例如,美国亚特兰大奥运周期内(从申办的1991年到奥运会结束后的1997年),奥委会在亚特兰大所在的佐治亚州投入达到26亿美元,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消费高达25亿美元,州政府因此增加税收1.8亿美元。


  举办奥运会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及体育场馆,可增强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和运行承载能力。例如,西班牙巴塞罗那通过奥运城市建设和改造,大幅完善了公路、港口以及水、电、气和通讯设施,使当地从衰退走向繁荣。


  奥运会将增加举办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从而带来长期的社会效益。例如,汉城(今首尔)奥运会成为韩国经济起飞的推动器,1985年~1990年韩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由2300美元增加到6300美元,实现了从发展中国家向新兴工业国家的转变。


  奥运会带动东道主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例如,倡导“绿色奥运”的北京,利用主办奥运的契机,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一批高能耗、重污染行业得以整合或外迁,而高科技、文体和旅游等第三产业正是在北京奥运前后得以蓬勃发展。


  奥运会给东道主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的同时,可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奥运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见效快,但退潮也快,容易出现“奥运低谷效应”;奥运会巨大的投资强度,对主办国的资源禀赋和人文包容能力都是严峻考验;奥运会运营也会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


  奥运百年,历久弥新,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已经开幕,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筹备工作正有序推进。面对承办奥运的各种机遇与挑战,东道主为实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上的各种考量,在其公共政策体系中,往往将税收作为精准调节宏观经济和微观产业的基本手段,赋予其与奥运效应相伴而行、相得益彰的重要使命。


  奥运效应带来的黄金增长期将加速推进税收现代化进程。首先,经济高速增长、投资强度升级、居民收入提高和城市功能提升,都将为当地政府提供丰厚的税源规模和增量,并促进主办奥运的财务收支平衡。据测算,北京奥运会2800亿元的总投资为2002年~2008年中国GDP增长率每年提供0.3个百分点的贡献,新增税收超过18亿元。


  其次,奥运效应触发的经济结构转型和国际化进程,将加快推进税收现代化、国际化的步伐,提升税收征管与协作的能力与水平,改善纳税服务手段,实现税收管理质与量齐升的跨越式发展。


  再次,为避免奥运后的低谷效应,东道主亦可因势利导,优化税制,将税收资源更多投入到主导产业和朝阳产业,如汉城、巴塞罗那的成功经验都是以税收政策为切入点,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给予公共支持,降低运营成本,吸收外部投资,鼓励产业升级。这些成功探索表明,后奥运时代经济长期发展的需求是税制改革的重要源动力。


  东道主为主办奥运而设计的税收政策和征管体系,将推进奥运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首先,优惠的税制设计为奥运减负。如北京奥运周期内,财税部门不断完善相关税收政策体系和税收征管安排,税收优惠政策覆盖捐助与赞助、特许权使用、奥运会组委会、奥运转播和国际奥委会等五大方面,这在奥林匹克历史上是空前的,也为中国税式支出体系的完善提供了范本。


  其次,优质的税收管理为奥运助力。完善税收管理模式不但将为奥运会成功举办提供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东道主把握奥运效应的规律,发挥其正面作用,克服负面影响。中国税务部门为服务北京奥运会,着眼长远,结合北京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特点,设计针对性、操作性强的税收制度安排,从而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促进了首都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平稳发展,最终促进主办方对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有序传承,实现和谐共生。


作者:江苏省无锡地税局干部、首批全国税务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