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营改增后要算好三笔账

  从5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本期《财税理论专刊》刊登一组文章,探讨全面实施营改增对于当前经济运行和未来发展将起到什么作用,如何调整地税工作思路,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在制度设计和政策执行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中国推出的营改增将在供给侧持续发力,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增添新势能。国地税机关在完成营改增交接后,如何落实政策、厘清职责、强化配合,实现“三赢”的局面,笔者认为税务机关要算好三笔账。


  帮国家算好一笔账


  预计今年营改增将减轻企业税负5000多亿元。国家政策意图是要用短期财政收入的“减”来实现持续发展势能的“增”,在给企业减负松绑的同时,推动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促进消费升级和创新创业,为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税务机关在营改增全面到位之后,要加大数据统计力度,尤其要注重国地税机关税收数据全面统筹分析,关注营改增及关联企业税收数据,明确地方与国家税收切分口径,分行业分税种分区域做好同期对比,做好营改增行业税源的整体走势预估,帮国家算好一笔账。


  营改增后的数据分析工作呈现出不同特点。一是数据跨部门共享。税务机关要结合工商、经贸和科技局相关数据,对营改增行业税收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二是借助“互联网+”手段。以大数据管理思维,通过数据分类、组织、存储、抽取、加工、分析和挖掘,进行高效的全样本分析。三是预测分析要求高。税务机关要结合营改增所涉及的各行业各地区发展特点,联合各大专院校及研究机构,全面进行科学预测,并及时上报调整执行口径,确保改革健康稳健有效。


  帮企业算好一笔账


  营改增代表了主要税种的税制改革,营改增后的税收制度有利于优化公平市场机制调节下的资源配置,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减轻了营业主体的税收负担。


  在实际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企业抵扣链条不通畅,存在税负不减反增的疑惑。为此税务机关要加强与企业沟通,引导企业做好适应性改革,帮企业算好一笔账。一是要引导企业转型。包括推动服务外包,推动产业资源重构,推动设备的更新换代,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二是要引导企业管理转型。在营改增大背景下,企业不单单只是在财务制度上需要改革,还需要在市场营销、对外对内服务、合同管理、合作伙伴选择方面构建明确的标注和企业机制。


  帮税务部门自己算好一笔账


  国地税机关在全面营改增后如何调整征管架构,有效控管税源,将成为征管工作平稳运转的关键。地税机关依托营业税设计的“以票控税”、“项目管理”等有效管理手段不复存在,税收征管难度进一步加大,风险应对的发起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国税部门营改增后将面临经济增长趋缓、财政需求不减、征管手段及人力资源缺乏等诸多问题。为此税务机关要自己算好这笔账。


  对地税机关而言,在人力资源不减的情况下,要详细谋划地税事业长远发展,明确地税机构、人员、职责基本发展方向,重构地方税收征收流程,稳定基层干部队伍,防止出现“空档期”。对国税部门而言,要积极科学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强化绩效管理引导,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梳理因原有税制缺陷导致的税收水分,分析和优化营改增行业征管难点,主导建立国地税的联合互助机制,缓解国税机关应对营改增全面实行后的“业务潮”。


作者:江苏省常州地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