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城乡教育不均衡这一难题,中国公布了解决思路。
7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
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这一概念,早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曾提出。
所谓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在通常意义上而言,就是把城乡义务教育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突破城乡分割分治的二元制度束缚,教育资源城乡共享,教育要素在系统内、城乡间合理流动,城乡间教育互相支持、互相补充,统筹发展、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的过程。
近些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人口及学生流动给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和城镇学位供给带来了巨大挑战。在许多地方,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乡村优质教育资源紧缺,教育质量亟待提高;城镇教育资源配置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大班额问题严重。
《意见》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台,并针对上述一系列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造成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在保障随迁子女就学问题上,《意见》提出各地要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就学,对于公办学校学位不足的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安排在普惠性民办学校就读。公办和民办学校都不得向随迁子女收取有别于本地户籍学生的任何费用。而特大城市和随迁子女特别集中的地方,可根据实际制定随迁子女入学的具体办法。
在留守儿童关爱方面,《意见》鼓励父母取得居住证的适龄儿童随父母在工作地就近入学,外出务工父母要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为了消除大班额,省级人民政府要制订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间表、路线图,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
《意见》还提出,要吸引优秀教师向农村流动、完善乡村教师职业发展保障机制,使乡村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同职级县镇教师工资收入水平,符合条件的边远艰苦地区乡村学校教师纳入当地政府住房保障体系。
在控辍保学方面,义务教育学校要加大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落实辍学学生劝返、登记和书面报告制度,劝返无效的,应书面报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应依法采取措施劝返复学。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要协助政府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此外,《意见》还提出同步建设城镇学校、努力办好乡村教育、科学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改革教育治理体系等措施。
据悉,《意见》在5月20日,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7月12日,国新办将召开新闻发布会,由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介绍该意见的有关情况。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将继续予以关注报道。